Tag: 地區報

  • 第八期-隨時代革新的心靈寄託所:福全街洪聖廟

    第八期-隨時代革新的心靈寄託所:福全街洪聖廟

    虎年將至,傳統華人新年有入廟祈福的習慣,祈求神靈保佑新一年合家平安。大角咀區面積雖小,區內亦有一座洪聖廟,多年來為信眾提供心靈安息之所,同時是地方歷史的載體,見證地區發展。

  • 第十期-山上山下,齊上齊落

    第十期-山上山下,齊上齊落

    「大嶼山的風景簡直是世界級!」TransLantau(飛越大嶼)的搞手興奮地分享,他們喜歡及推動香港的長距離越野跑,TransLantau終於成為 Spartan越野世錦賽2022年度的最後一站。

  • 第七期-大角咀街友前世今生:數字以外的風霜血肉

    第七期-大角咀街友前世今生:數字以外的風霜血肉

    據政府數字,在二零至二一年度,本港共有1541名已登記的街友,絕大多數在深水埗、油尖旺兩區。數字背後,這些在本區露宿的街友,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 第六期-十四年前被收舖 今日被收樓

    第六期-十四年前被收舖 今日被收樓

    時代變遷,社會變幻無常,想不到在三十多年後,謝毅成再度經歷重建搬遷,他坐在「國豐」貨倉的樓梯,向記者娓娓道來大角咀的抗爭歷史和他對社會變遷的種種感慨。

  • 第九期-大嶼山 – 大海與我

    第九期-大嶼山 – 大海與我

    今期邀請到貝澳、梅窩、東涌及水口街坊各自投一篇有關「海」的稿,很有趣,你會看到不同人與海的感情、經歷或距離。

  • 第11期-馬鞍山12區議員6辭任1DQ-「我們不碎」

    第11期-馬鞍山12區議員6辭任1DQ-「我們不碎」

    經一人一票當選區議員,卻被DQ(取消資格);為街坊服務逾年,卻被威嚇可能被追討百萬薪津。有區議員為了一個承諾,堅持留任;有區議員面對荒謬,無奈説聲對不起離去。

  • 第五期-大角嘴三大基建計劃,我們與理想社區的距離

    第五期-大角嘴三大基建計劃,我們與理想社區的距離

    今年四月,政府宣布將海帆道一幅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達1.15萬平方米(約1.5個標準足球場)的地皮批予國家安全公署,設立永久辦公室。海帆道人流甚少,主要連接奧運住宅群及通往南昌公園的行人天橋,為街坊所熟悉的建築只有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及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地皮批出消息一出,除了讓不少街坊大感詫異,亦令區內其他空置地皮的去向成為焦點。

  • 第八期-疫情開始後,大嶼島民的生活

    第八期-疫情開始後,大嶼島民的生活

    大嶼山的生活仍然有不同的可能性,當疫情十分嚴重,林婆婆不再只是看電影,選擇到海邊挖蜆仔送給親朋好友;娜娜失意回到梅窩,重新跟舅舅上山下海,種菜;大嶼港女第一次踏足羌山,看到不同寺廟的興衰,有機會靜思己過;今期介推阿叔和港水都幫親嘅麥生記冰室、大澳文青環保小店Earther.er;還有你知道大澳人如何看待社區動物嗎?最後,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大嶼小報又有新的街坊加入,願意領取「社區記者」的新身份。

  • 第四期-寵物公園

    第四期-寵物公園

    現時全港十八區共有44個寵物公園,而油尖旺區更只得3個,並未能以為毛孩們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雖然增建寵物公園的等事項一般都被在上的行政機關投閒置散,未及如觀塘音樂噴泉或其他市民鮮會使用的大型基建來得幸運,能夠讓動議和撥款都在雷厲風行中進行。2021年,康文處决定把轄下的32個休憩公園更變為寵物共享公園,為各區的毛孩們增添活動空間。而經大角咀北區議員李傲然(Owan)鍥而不捨的爭取後,終於成功令康文署「開綠燈」,於2月11日正式開放聚魚道休憩花園予街坊及其寵物一同使用。

  • 第三期-不一樣的「垃圾站」— 綠在大角咀

    第三期-不一樣的「垃圾站」— 綠在大角咀

    「整到咁靚,要來收垃圾!」一位路過的街坊如是說。 「哈哈,也曾有街坊問我們是不是健身公司呢。」浩揚笑說。「街坊未必接受到回收也可以很乾淨,這正正是我們想針對的觀念。你可以說我們是『垃圾佬』,我會說我們是有『魔法』的垃圾佬,透過社區一同參與,將『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甚至是藝術品。」

  • 第七期-老病的時候,大嶼山適合養老嗎?

    第七期-老病的時候,大嶼山適合養老嗎?

    當你老了,你想在自己的社區安老嗎?老一輩大嶼街坊都期望在大嶼安老,今次訪問四位大嶼老街坊發現社區安老困難重重,在資源效益為本的香港,把大澳老人院關門大吉、新的長者支援中心卻無了期等待、診所服務及名額有限。

  • 第二期-大角咀區議員表現調查

    第二期-大角咀區議員表現調查

    本報於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15日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大角咀居民對四位區議員的滿意程度,這四位區議員分別是來自民主黨的奧運區議員涂謹申、九龍社團聯會/西九新動力的櫻桃區議員鍾澤暉、民主黨的大角咀南區議員曾自鳴和獨立民主派的大角咀北區議員李傲然。

  • 第六期-大嶼開車時,不如俾條生路牛行吓?

    第六期-大嶼開車時,不如俾條生路牛行吓?

    大嶼山人很幸福,因為我們是鄉下人,還有鄉可以歸,成家立室的龍子維選擇搬回䃟石灣、大浪灣村的Max回鄉做南染、水口長大的野孩子Mink懷念英軍的朱古力。

  • 第五期-船和人-大澳造船者的故事

    第五期-船和人-大澳造船者的故事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其中以漁業為生,捕漁揚帆出海,故大澳曾有十多間船廠。大澳三利船廠是現時唯一留下來的船廠,到底未來有沒有人再接手做這行業嗎?

  • 第一期-旺角超級天橋 – 亞皆老街天橋系統

    第一期-旺角超級天橋 – 亞皆老街天橋系統

    當初編者打算寫一篇關於旺角超級天橋延伸至亞皆老街天橋系統的報導,是希望藉此推動區內大型基建的發展,令旺角及大角咀變得更繁榮、更宜居。現在發現建造天橋延伸系統一事由於涉及大太多持分者,尚在構思草擬階段,編者作為一個區內的居民,確實是感到有點失望,這可能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無論如何,編者希望在不久將來,能看到這個天橋系統的落成,讓區內居民及區外的遊客可享有更大的便捷。

  • 第四期-梅窩的空置校舍,復校還是建公屋?

    第四期-梅窩的空置校舍,復校還是建公屋?

    今期搵到兩位東涌年輕人分享住「逸東邨」「富東邨」有的喜怒?當然有大嶼小店推介,街坊教路煮食;還有年輕人帶你去梅窩睇渠蓋,你準備好未呀?

  • 第三期-東涌新街市幾時起,起喺邊?

    第三期-東涌新街市幾時起,起喺邊?

    東涌在大嶼山北面,是大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東涌由農村變成新市鎮,由1990年代開始填平農地、填海造地,現時人口大約13萬,未來計劃東涌的總人口量將會增至約 32萬人。1998年有新居民入住東涌,爭取公營街市,買平餸!2020年政府卻建議在東涌地鐵站附近插針建街市,賣地,該地同時容許有不多於30層的商業大廈。今期,分享大嶼渡輪歷史、大澳龍舟遊涌、水口看星星、如何煮台式滷肉飯,還有市區媽媽分享為下一代特意搬進大嶼的快樂。

  • 第二期-辦報是為了更美好的社區

    第二期-辦報是為了更美好的社區

    今期介紹大嶼小店、潮式菜脯炒蛋、貝澳共存的美好、梅窩涌口街的熱鬧;梅窩居屋於2018年入伙,故特意邀請梅窩新舊街坊對談,看看社區的微妙關係。

  • 第一期-當沙灘與山野遍地口罩時

    第一期-當沙灘與山野遍地口罩時

    疫情剛開始,在大嶼山的沙灘、山野、戲棚都出現大大小小的垃圾;大嶼山巴士公司偷偷減巴士班次;梅窩街坊氣憤政府所謂「翻新梅窩景貌」的新設施,其實「好廢」!貝澳街坊感慨貝類快消失於南大嶼,希望大眾享用大自然之餘,必須保護自然環境。

  • 第2期-馬鞍山街市盤點!領展、財團壟斷,20萬人口無公營街市

    第2期-馬鞍山街市盤點!領展、財團壟斷,20萬人口無公營街市

    街市售賣開門七事、魚肉蔬果等必需品,地區街市的質素與規劃,向來是民生的重要一環。馬鞍山人口超過 20 萬,區內現時有 8 個街市(見下表), 但全屬領展或私人業權持有,沒有公營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