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一部經典的反烏托邦小說,作者是喬治·歐威爾,於1949年首次出版。《一九八四》被普遍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多次被列入各種「最佳書籍」榜單,如《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及美國現代圖書公司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等。與《美麗新世界》及《我們》並列為反烏托邦小說的代表作。此作為全新䌓體中文譯本。
故事設定在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為創作年份約40年後的1984年,地點是大洋國,一個極權主義政權統治下的國家。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在「真理部」工作,負責篡改歷史記錄以符合黨的宣傳需求。在這個世界裡,政府由一個名為「老大哥」(Big Brother)的神秘人物控制,通過無處不在的監控手段,壓制人民的思想和行為自由。政府運用「新語」來限制人們的思考能力,並通過「思想警察」來懲罰任何違反黨規、甚至思想「不純正」的人。小說探討了極權主義的危險和對個人自由的壓迫,揭示了控制信息和改寫歷史的可怕後果。書中的許多概念,如「雙重思考」和「思想犯罪」,已成為描述現實中描繪極權主義現象的重要詞彙。
雖然《一九八四》中很多元素明顯影射斯大林時期的蘇聯,但歐威爾是民主社會主義的追隨者,所以此書並非否定社會主義,而是批判極權主義對個人自由的操控和剝削,提醒過度集權和高壓統治的禍害。這些批判同樣適用於其他形式的社會規範,例如宗教教條和文化習俗。這使得《一九八四》成為一部具有普遍警示意義的經典之作,提醒人們警惕任何形式的思想控制和個人自由的剝奪。
《一九八四》提醒我們,任何形式的極權主義都會通過控制資訊流通和篡改歷史、監控個人及社會組織活動,和壓制異見來維持統治,所有以上行為均可假「法治」之名。然而正如小說中的眾多名句之一:「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唯有保持頭腦的清明,擁抱人性的美善,才能抗衡極權的荒謬。那份自由永遠存在於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