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dmondyu

  • 第九期-「角」位居民請注意:油旺即將變天!

    第九期-「角」位居民請注意:油旺即將變天!

    歷時5年,市建局終於在2022年的農曆新年期間低調地在網站上載了一份長達46頁的《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 – 資料手冊》(下稱《手冊》)。今期《角醒》嘗試抽取當中部分內容及與大角咀相關的概念計劃加以解說,並參考研究組織本土研究社早前發佈的Podcast,與讀者一同解讀《手冊》。

  • 第十一期-疫情下的清明,另一種鄉愁

    第十一期-疫情下的清明,另一種鄉愁

    清明時節雨綿綿,在限聚令、強檢、打針及社區防疫下,我們都有一種愁,有時面對現實環境都唔知可以「噏乜春」以消愁。

  • 第12期-居家隔離缺藥缺糧,馬鞍山人互助自救

    第12期-居家隔離缺藥缺糧,馬鞍山人互助自救

    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爆發⋯⋯眼見街坊有難,「馬鞍山人,馬鞍山事」專頁聯同區議員等合作推行「馬鞍山物資配對計劃」,獲區內有心人及商舖送出物資,街坊亦報名做義工協助派送,至今幫助八十多個家庭。

  • 第八期-隨時代革新的心靈寄託所:福全街洪聖廟

    第八期-隨時代革新的心靈寄託所:福全街洪聖廟

    虎年將至,傳統華人新年有入廟祈福的習慣,祈求神靈保佑新一年合家平安。大角咀區面積雖小,區內亦有一座洪聖廟,多年來為信眾提供心靈安息之所,同時是地方歷史的載體,見證地區發展。

  • 快熟棕地—北部都會區具發展潛力的棕地研究

    快熟棕地—北部都會區具發展潛力的棕地研究

    當政府屢次強調要加快房屋供應,新發展區及官方棕地選址外的「快熟棕地」能夠縮短「生變熟」的建屋時間,故此必定為需要優先處理的土地選項。

  • 第十期-山上山下,齊上齊落

    第十期-山上山下,齊上齊落

    「大嶼山的風景簡直是世界級!」TransLantau(飛越大嶼)的搞手興奮地分享,他們喜歡及推動香港的長距離越野跑,TransLantau終於成為 Spartan越野世錦賽2022年度的最後一站。

  • 第七期-大角咀街友前世今生:數字以外的風霜血肉

    第七期-大角咀街友前世今生:數字以外的風霜血肉

    據政府數字,在二零至二一年度,本港共有1541名已登記的街友,絕大多數在深水埗、油尖旺兩區。數字背後,這些在本區露宿的街友,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 第六期-十四年前被收舖 今日被收樓

    第六期-十四年前被收舖 今日被收樓

    時代變遷,社會變幻無常,想不到在三十多年後,謝毅成再度經歷重建搬遷,他坐在「國豐」貨倉的樓梯,向記者娓娓道來大角咀的抗爭歷史和他對社會變遷的種種感慨。

  • 第九期-大嶼山 – 大海與我

    第九期-大嶼山 – 大海與我

    今期邀請到貝澳、梅窩、東涌及水口街坊各自投一篇有關「海」的稿,很有趣,你會看到不同人與海的感情、經歷或距離。

  • 第11期-馬鞍山12區議員6辭任1DQ-「我們不碎」

    第11期-馬鞍山12區議員6辭任1DQ-「我們不碎」

    經一人一票當選區議員,卻被DQ(取消資格);為街坊服務逾年,卻被威嚇可能被追討百萬薪津。有區議員為了一個承諾,堅持留任;有區議員面對荒謬,無奈説聲對不起離去。

  • 第五期-大角嘴三大基建計劃,我們與理想社區的距離

    第五期-大角嘴三大基建計劃,我們與理想社區的距離

    今年四月,政府宣布將海帆道一幅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達1.15萬平方米(約1.5個標準足球場)的地皮批予國家安全公署,設立永久辦公室。海帆道人流甚少,主要連接奧運住宅群及通往南昌公園的行人天橋,為街坊所熟悉的建築只有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及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地皮批出消息一出,除了讓不少街坊大感詫異,亦令區內其他空置地皮的去向成為焦點。

  • 第八期-疫情開始後,大嶼島民的生活

    第八期-疫情開始後,大嶼島民的生活

    大嶼山的生活仍然有不同的可能性,當疫情十分嚴重,林婆婆不再只是看電影,選擇到海邊挖蜆仔送給親朋好友;娜娜失意回到梅窩,重新跟舅舅上山下海,種菜;大嶼港女第一次踏足羌山,看到不同寺廟的興衰,有機會靜思己過;今期介推阿叔和港水都幫親嘅麥生記冰室、大澳文青環保小店Earther.er;還有你知道大澳人如何看待社區動物嗎?最後,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大嶼小報又有新的街坊加入,願意領取「社區記者」的新身份。

  • 第四期-寵物公園

    第四期-寵物公園

    現時全港十八區共有44個寵物公園,而油尖旺區更只得3個,並未能以為毛孩們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雖然增建寵物公園的等事項一般都被在上的行政機關投閒置散,未及如觀塘音樂噴泉或其他市民鮮會使用的大型基建來得幸運,能夠讓動議和撥款都在雷厲風行中進行。2021年,康文處决定把轄下的32個休憩公園更變為寵物共享公園,為各區的毛孩們增添活動空間。而經大角咀北區議員李傲然(Owan)鍥而不捨的爭取後,終於成功令康文署「開綠燈」,於2月11日正式開放聚魚道休憩花園予街坊及其寵物一同使用。

  • 第三期-不一樣的「垃圾站」— 綠在大角咀

    第三期-不一樣的「垃圾站」— 綠在大角咀

    「整到咁靚,要來收垃圾!」一位路過的街坊如是說。 「哈哈,也曾有街坊問我們是不是健身公司呢。」浩揚笑說。「街坊未必接受到回收也可以很乾淨,這正正是我們想針對的觀念。你可以說我們是『垃圾佬』,我會說我們是有『魔法』的垃圾佬,透過社區一同參與,將『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甚至是藝術品。」

  • 第七期-老病的時候,大嶼山適合養老嗎?

    第七期-老病的時候,大嶼山適合養老嗎?

    當你老了,你想在自己的社區安老嗎?老一輩大嶼街坊都期望在大嶼安老,今次訪問四位大嶼老街坊發現社區安老困難重重,在資源效益為本的香港,把大澳老人院關門大吉、新的長者支援中心卻無了期等待、診所服務及名額有限。

  • 第二期-大角咀區議員表現調查

    第二期-大角咀區議員表現調查

    本報於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15日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大角咀居民對四位區議員的滿意程度,這四位區議員分別是來自民主黨的奧運區議員涂謹申、九龍社團聯會/西九新動力的櫻桃區議員鍾澤暉、民主黨的大角咀南區議員曾自鳴和獨立民主派的大角咀北區議員李傲然。

  • 第六期-大嶼開車時,不如俾條生路牛行吓?

    第六期-大嶼開車時,不如俾條生路牛行吓?

    大嶼山人很幸福,因為我們是鄉下人,還有鄉可以歸,成家立室的龍子維選擇搬回䃟石灣、大浪灣村的Max回鄉做南染、水口長大的野孩子Mink懷念英軍的朱古力。

  • 納錐之地—香港納米樓研究報告2010-2019

    納錐之地—香港納米樓研究報告2010-2019

    政府將「細」扭曲成增加單位供應方法,讓市場提供「可負擔」的納米樓,使納米單位數目近年倍增。⻑期以來一直放寬規劃、建築物的法規,縱容納米樓出現。 是次研究希望透過整理首個「香港納米樓資料庫」的方式,以面積260呎或以下新落成私人住宅單位為研究對象,以較⻑時間維度 (2010-2019) 的統計數字描述納米樓問題的具體現狀,嘗試勾勒出納米樓問題背後的政策成因,以及從既有發現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 失棕罪-香港棕地現況報告2021

    失棕罪-香港棕地現況報告2021

    民間有必要深入審視現行棕地政策的整全性,並提出建議修正其政策方向,早日善用棕地,從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改善市民的生活。

  • 始棕要還:官方棕地政策全檢視 (2018-2021)

    始棕要還:官方棕地政策全檢視 (2018-2021)

    本研究透過回顧整份官方《新界 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2019年),及兩階段以棕地群作公營房屋發展的政策文件 (分別是 2020年3月及2021年3月)以及其他參考資料,檢視官方棕地政策至今現況與成效。